新闻中心
01
2020.02
“老师,我呆在家11天了,围着客厅卧室转圈圈,耳边家人唠叨我在家懒着啥也不干,心里还惦记着专升本的事情,不由自主地焦躁心慌,有招不?”自学校的心理疏导热线公布之后,温职院学工部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收到了类似的学生留言。通过学生的微信朋友圈,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专注于微信运动点赞或沉浸于晚不能睡早不能起的劲头中。 在开学时间延后的情况下,为引导学生从关注消极情绪转化为关注实际行动,从无所事事的迷茫者转变做充实假期的规划者,我院心理健康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发起“15天开心ππ秀”的小程序打卡活动。依据活动设置,每位参与的学生需为自己设置固定具体的打卡内容,如“每天背20个英语单词”、“每天为妈妈做1件家务”、“每天自己做早餐”等,并在固定时间完成打卡。 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陈冬瑞老师介绍说,若人突然长期与外部世界隔离,难免会有不适感,加上青少年易被手机中各类负面信息影响情绪,因此希望通过这样的线上活动,适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鼓励他们有计划有规律地看书、劳动、运动,有耐心有意识地寻找和父母宅家的美好,在貌似“隔离”的环境中享受生活,远离焦躁。 活动自当天发起就吸引了160余位学生自主参与小程序打卡,同学们为打卡圈里的“小厨神”、“配音咖”、给妈妈染发的“好女儿”频频点赞。因封城在家的湖北籍学生小向同学也加入了打卡的队伍,他每日的打卡内容是帮妈妈做一道晚餐。他在打卡中写道“每天在家听各种播报,心慌意乱,大爱的我们出不去进不来,打个卡告诉你们我还能做菜,哈哈!”。打卡圈里的同学们看到后,纷纷留言鼓励并自发地开设了“战疫”祝福区,录制Vlog、配音视频等表达对战疫胜利的美好祝福。
23
2019.12
12月20日下午,学生处组织学院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各系(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工作辅导员和全体公寓辅导员在教师发展中心615室举行专题辅导员工作论坛。此次论坛分专题分享和文件讨论两个环节进行,学生处处长吴冰、学生处副处长徐贤明参加。 论坛上,各系(二级学院)分别汇报了本年度心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完成日常跟踪关注和科普宣教的基础上,各系又展示了各自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丰富课余时间所采取的的特色做法,。随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芳芳老师做了题为《系部(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分享,她围绕系部(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和思考启发等内容展开,结合自身在电气系的工作实际,详细介绍了如何精准关注重点学生、如何提高现实工作中的敏感度、如何高效应对心理危机事件等,为在座的心理健康工作同仁提供了有效借鉴。 分享结束后,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陈冬瑞解读《精神卫生法背景下的心理健康工作与咨询要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与管理(讨论稿)》、《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定》等。同时,与会人员讨论解决系(二级学院)在实际工作中的难点,为下一步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宝贵意见。徐贤明老师在讨论中就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等工作提出建议,他认为有序、有质、有心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有助于把握重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论坛最后,吴冰处长向各位心理健康工作者和守护在一线的辅导员们表达了感谢,同时他希望大家能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做好学情记录,分类分层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勤于学习,善于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案例督导、讲座培训等方式提高实战能力,携手为平安、和谐的校园建设提供支持。
20
2019.11
“你有多久没有跟父母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大家陷入深思……为帮助同学们解开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疑惑,11月15日下午,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康宁医院心理咨询师刘建辉做客“心灵下午茶”,在阳光小筑为30多位同学们分享了主题为“为何知道却做不到—家庭关系里的那些烦心事儿”的内容。 活动开始,刘医生让大家围成一个圈,通过扔抱枕认识自己想要认识的人,现场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刘医生指出部分同学表现过于拘谨,从而引出了“在人际关系中能否表达自我很重要”的观点,并通过“妈妈对孩子唠叨”这一现象解释了“行为序列”的含义,由此进入了今天的重点话题——如何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同学们分享了一些自己家庭关系的问题和烦恼后,刘医生提出了三个人际关系里的角色互动概念: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并向同学们讲解了三者在一个事件里相互的作用和影响,随后,刘医生引导几名同学上前饰演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并进行场景互动,在角色互动体验中大家更加深刻理解了它们的含义,也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体会。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明确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成长也正是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家庭关系是生活中必然要面对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能够冷静处理问题,将心比心,自我反省,从而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处理好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
21
2019.10
为提高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爱青春”学生讲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开展心理互助、自助以及心理危机预警等工作,10月17日晚,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举办第二届阳光同伴心理素养提升班暨心理健康知识月启动仪式。各系(二级学院)大一新生心理委员和“爱青春,同伴行”学生讲师共11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启动仪式。 仪式在精彩的院心理发展委员的宣传介绍视频中拉开了帷幕。学生处副处长徐贤明到场致辞。他指出,要从认知、管理和防治三方面提升心理素养,班级心理委员和学生讲师要明确职责使命,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心理素养和能力。学生讲师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将积极履行职责义务,认真完成院系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发挥同伴教育的力量为同学服务。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陈冬瑞为学员们带来心理素养提升班第一课《发挥同伴力量,点亮同行之路》,给同学们介绍了学生讲师和心理委员的定性和职责要求,并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保密原则、安全原则、转介原则等要求。 据悉,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将推出心理健康知识月系列活动,其中心理素养提升班旨在通过课堂内的知识型理论培训和课堂外的团辅活动等系统培训,让心理委员和学生讲师全面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体系,能在实际生活中初步识别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同学,并能运用一些简单的危机干预原理,引导同学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并协助院心理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心理队伍建设,提升心理育人工作。
09
2019.10
学生处开展2019-2020学年学生宿舍管理员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为提高学生宿舍管理员识别学生心理危机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宿舍管理员的育人作用,10月9日下午,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陈冬瑞为我校学生宿舍管理员开展了主题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的专题讲座。 会上,陈冬瑞老师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危机的识别与评估、危机干预的方法与技巧三个方面进行了培训。陈老师强调宿舍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比较集中的地方,宿舍管理员处在发现心理危机情况的第一线,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关爱学生的同时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异常鉴别知识,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协助学校及时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学生宿舍管理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进宿舍,贴近学生生活。
13
2019.06
6月13日下午,学生处邀请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中心副主任林光耀在教师发展中心606会议室开展心理危机个案督导和大学生心理危机专题培训。学生处处长吴冰、副处长徐贤明,全体辅导员参与培训和督导。 专题培训会上,林光耀围绕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及特点、常见精神病症状和危机干预方法和步骤等内容,结合临床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重点对识别和干预做了详细分析。随后的督导会围绕两例学生的危机个案展开,财会系李雪老师、机械系丁聪老师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陈冬瑞老师分别从危机干预角度和心理咨询的角度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个案的干预与咨询过程,并提出了此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随后,在座辅导员和咨询师对个案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林光耀医生对大家的讨论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延伸,并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出发,对个案的处理提出针对性建议。 培训会后,咨询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能多参与类似培训,丰富对不同流派的认识,更好地为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30
2019.05
5月8日下午和29日下午,院心理发展委员会在阳光小筑分别开展了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怀抱生活,乐观向上”为主题的心灵影院活动,两期影片名分别为《人生遥控器》和《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由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陈冬瑞老师和财会系心理健康工作指导老师李雪做现场解读和分享,共有50余名同学参加活动。 《人生遥控器》讲述的是一位对现实不满的迈克意外获得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并且他发现这个遥控器可以帮他随时快进不愉快的生活片段,但经历过人生快进后的迈克直到灾难的来临,才发现珍惜当下苦乐的可贵。给他带来的种种欢乐与灾难的故事。《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则是讲述男主人公帕特,虽然身患精神疾病,遭遇家庭变故,但始终以“每多乌云背后都有阳光”的口头禅自勉,最终他遇到了同样生活艰辛的蒂芙尼,两个失意的人儿在一起艰难地探索人生,慢慢地从友谊发展成爱情。 通过影片的赏析,同学们对电影中的人物、情节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并且延伸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引发大家思考如何珍惜当下的生活,积极看待生活苦难,逐渐展现勇敢自我。
24
2019.05
2019年5月22日晚,由学院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院心理发展委员会承办的“放飞心灵,拥抱阳光”第十届心理健康文化节闭幕式暨“爱青春·同伴行”项目启动仪式在树人堂落下帷幕。学生处处长吴冰、学生处副处长徐贤明,温州爱加倍服务中心理事长周坚忠,温州爱加倍社工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培培及各院系心理健康工作辅导员共同参与。 闭幕式上,学院对参与本次文化节活动的获奖选手、第一届心理委员培训班10位优秀学员和2个优秀系心理部进行了表彰。随后,各系、二级学院心理部学生结合“校园贷、青春爱情、心态”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节目表演,心理微剧表演、诗文朗诵、歌舞表演等丰富的表演形式赢得了在场同学们的掌声。活动最后,吴冰处长与温州爱加倍服务中心理事长周坚忠共同为“爱青春 同伴行”教育服务基地揭牌。 据悉,本届心理健康文化节共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户外素质拓展、海报设计大赛、心理微剧大赛等各类文化活动13场,心理主题班会 场,心理委员培训班一期,成长训练营一期,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与好评。
25
2019.04
2019年4月25日周四下午15:00,院心理发展委员会于阳光小筑开展了一场以“发现你的优势”为主题的心灵下午茶活动,主讲人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秀微老师。 活动伊始,朱秀微老师提出了三个关于天分的问题让在场的同学们进行思考并回答,接着开始了本次活动的第一部分内容,朱老师通过一个小互动——让同学们拿着手上的纸找十个人写下三个正向的词,并圈出频率最高的或者符合的词,让同学们了解自己,了解什么是天赋,天赋是如何形成的。 在活动中,朱老师让大家明白了“天赋是种子,优势是结果”这一道理,促进大家积极发掘自己的优势。 活动最后,朱老师让同学们写一写成就故事,给自己写一首诗这一系列的活动教给了大家发现天赋的方法,通过他人或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你会发现原来所有的天赋都可以变成自己的优势,从而让自己发光发亮,卓越优秀!
27
2018.11
千回头,万回头,不如青春能回头 千重要,万重要,锻炼身体最重要 活络经久不动的筋骨,释放无处安放的荷尔蒙,披上能量爆棚的战袍,带着激情,带着兄弟,带着你的肾上腺激素,在一片沸腾与澎湃声中全力奔跑! 活动时间:2018年12月01日星期六13:00 出发地点:图书馆正门口 游戏内容 开场游戏:猜歌名 第一关:八人九足 第二关:汉字比拼 第三关:数“钞票” 第四关:瞎子搭瘸子 第五关:吸管运输 第六关:传呼啦圈游戏 第七关:集体抛绣球游戏 第八关:无敌风火轮 逆袭关:老汉推瓶 报名方式:PU校园口袋 报名时间:2018年11月28日周三15:00 负责人:蔡昀妤 联系方式:15258086692
13
2017.04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提升学院心理咨询师的实践能力与服务能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服务,温职院学生处在南白象街道南湖社区设立心理健康实践服务基地。4月12日上午,学院学生处处长叶吉波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薛小莲老师和陈冬瑞老师应邀参加南湖社区老年学习苑成立仪式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实践服务基地揭牌仪式。 成立会上,区教育局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吴雯霞对社区老年学习苑筹建情况给予肯定,并对关心和支持社区老年学习和心理发展的人士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会议结束后,叶吉波处长和吴雯霞主任分别为南湖社区老年学习苑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实践基地揭牌。
地址:中国·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城) 电话:0577-86680000 传真:0577-86680090 电子信箱:wzvtc@wzvtc.cn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